- 泡一杯好茶的四大關鍵:
- 水溫:多數人以為泡茶要以沸水沖泡,茶的味道才會出來,事實上不見得如此,那要看是什麼茶葉而定。一般來說分為兩類:
- 80度的水:對於嫩茶(未發酵茶)要用攝氏80度左右的水沖泡,否則茶葉將「過熟」而變黃,破壞原有的香味。
- 沸水:對於全發酵茶(例如:紫地瓜葉茶),宜用90~100度的水沖泡,才能把香味泡出來。
- 時間:
- 一般茶葉:茶葉的量依人數決定,約為茶壺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。須先以熱水濾泡,充滿熱水後稍等5~10秒即倒出。第一沖時間約為30~45秒;第二到第四沖,每沖間格約30秒,第五沖需比第四沖多一分鐘左右,第六沖以後都多加一分鐘至一分半,越後面沖泡時間要越久。
- 紫地瓜葉茶:茶葉的量3~5克即可。第一次倒進去的水沖出來的茶葉可以喝,5~10秒即可享用,第三沖開始須每次多加5~10秒,可以沖泡10次。
- 保存:茶葉最怕的就是潮濕,台灣終年溼氣重,故對於茶葉的保存需要更加注意,否則茶葉極容易變軟、變質。以下提供幾點注意事項給大家參考:
- 勿置於高溫、潮濕、食物、有異味的場所。
- 取茶時應使用茶匙,避免用手。
- 勿用塑膠袋保存,因塑膠袋易和茶葉起化學作用,味道盡失。
- 勿用玻璃罐保存,因陽光射入罐內也會和茶葉起化學變化。
- 宜使用密封性加、不透氣、不透光的白鐵罐或錫罐。
- 大量茶葉宜分成多罐保存,不同茶葉應分開保存。
- 水質:用什麼樣的水沏茶最好?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論述。去過浙江杭州的人都知道,龍井茶和虎跑泉,被稱為西湖的「雙絕」,這也強調了沏茶之水以泉水為最佳!因為泉水是經過很多砂岩層滲透出來的,相當於多次過濾,不再存有雜質,水質軟、甘美、含有多種無機質,沏出來的茶,湯色明亮,能充分顯示出茶葉的色、香、味。其次是用深井水沏茶,因深井水略具有泉水性質。用江水、湖水、河水沏茶也可以,但必須充分煮沸,因為這些水多半是暫時硬水,容易與茶葉中的茶多酚結合,不僅會使茶湯色澤變暗、還會影響茶葉色香味質感。
- 水溫:多數人以為泡茶要以沸水沖泡,茶的味道才會出來,事實上不見得如此,那要看是什麼茶葉而定。一般來說分為兩類:


茶葉1包100公克,可以喝1個月,泡完的茶
渣可以沾醬油吃、煎蛋、烤成海苔吃,第一
泡茶可以安心喝,我們地瓜葉採收後都先徹
底洗淨。


茶包1盒18入,有一瓶市售礦泉水就可以隨時
隨地想喝就喝,非常方便,不管要熱泡、冷泡
都可以。